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世界屋脊到文化乌托邦,西宁如何实现资产的复利?

时尚内容中心 时尚商业洞察
2024-08-30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这里天然的多元文化氛围创作出了如大型情景秀《古道传奇》、秦腔现代戏《尕布龙》、原创音乐剧《花儿·少年》等文艺作品,这些年随着First青年电影展等时尚文化活动的到来,这座千年高原古城被焕新,成为了时尚品牌和电影文化共同在此构筑的“文化乌托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以北上广深为核心的超一线城市聚集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有明星艺人常年往返于各大开幕红毯前并不稀奇,但是对于顶流的FIRST青年电影展的举办地来说,不少人会带着疑问,为什么会是西宁?FIRST会对于西宁意味着什么?西宁和电影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从城市文化出发,这座城市是否还有它更大的在地时尚文化资产和时尚潜力,正如充满活力和聚集未来年轻力量的青年电影展一样值得被关注。


据历史考究,西宁并没有什么电影基因,反倒是历史上的电影荒漠。直至1949年9月青海解放时,全省也只有省会西宁的一家小型而简陋的“湟光电影院”。1930年,人们才第一次在西宁看到电影,而那时距离电影传入中国已有三十四年之久。


7月31日,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西宁闭幕。自从2011年First电影展落位在此,12年间吸引整个电影行业的人来这里聚集,带着最先锋的电影成果,来此寻找共鸣和电影的生命力,吸收西宁较为原生态的多元文化养分,也反哺这座城市的在地文化和商业氛围。



西宁是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的城市,也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处,因丰富的民俗文化而闻名,多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其中,藏族文化是西宁最为独特和重要的文化之一,藏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在西宁留有大量文化遗产。此外,西宁也有较为集中的回族人口,他们的信仰、建筑和美食等方面都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很多时尚奢侈品牌纷纷关注非遗和文化多样性,2022年,Burberry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启动,首期走进苗族。钻石品牌DeBeers戴比尔斯“由此而生”品牌大片,并邀请新世代苗绣接班人张秀珍以女性的勇气、热爱、传承和蜕变来讲述女性力量。FENDI 'hand in hand’匠心艺术展中FENDI联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FENDI 'hand in hand’匠心艺术展

钻石品牌DeBeers苗绣项目


在此趋势下,或许西宁也将吸引来更多时尚品牌和设计师来此采风创作,深耕非遗创意项目落地。


西宁有很多非遗文化,比如西宁市有包括老爷山花儿会、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源排灯在内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30项、市级非遗项目74项。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14人、省级传承人49人、市级传承人91人。也正是因为西宁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产和多元民俗文化,吸引着艺术家、文化学者和摄影师们纷纷来到西宁,也包括吸引到了First青年电影展。


2011年,落地西宁,正式更名为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自影展来到西宁,主创团队们便始终在思考一个电影节在城市的物理和文化空间中扎根生长之道。


今年,FIRST影展首席执行官李子为在现场与观众们分享了FIRST与西宁在地的紧密联系:“城市电影节始终是FIRST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寻找契合双方可持续理念的文化符号时,青海在地的独特物种——荒漠猫,野性、原生、独立、机敏,这是荒漠猫千万年来的习性,也是FIRST影展在高原上塑成的气质。我们希望FIRST荒漠猫成为在地文化的象征,连接影展与城市、融通创作生态与自然生态,传递对城市发展的共同关注。”


影展邀请演员童瑶成为FIRST荒漠猫“萌友”。推动荒漠猫背后所代表的西宁生态可持续与环境保护理念的更好实现。荒漠猫跨界合作艺术家施蕊妮则阐述了其对荒漠猫的理解:“荒漠猫是更自我的存在,充满野性,不被驯服,神秘又保持独立性和原生性。”



除了荒漠猫这个代表西宁文化IP形象的亮相,今年BMW和FIRST打造了一所坐落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的户外汽车电影院,将银幕架设在高原峡谷的丹霞地貌中,观众乘坐汽车驶入高原并抵达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的户外汽车电影院后,无需下车即可进行观影。自然风景和人文艺术以及科技的极致结合,沉浸感极强。


对于BMW来说,First作为国内最具先锋表达的影展,青海省所代表的原生态和户外生活方式体验的高地,“户外汽车电影院”也是品牌文化、在地文化和电影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合创意和先锋创新。


FIRSTxBMW‍‍‍‍‍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本届影展共收到877部报名影片,最终遴选出13部剧情长片、5部纪录长片、15部真人短片和8部动画短片组成的主竞赛入围片单。除了影片数量上的激增,“FIRST系”导演们也在国际上声名远扬,并相继回到影展助力。比如“FIRST系”导演文牧野,其执导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将“三金”(金像奖、金马奖、金鸡奖)收入囊中,票房更是2018年暑期档的冠军。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今年的影展上,FIRST与vivo合作的超短片单元、与CHANEL合作的“FIRST FRAME第一帧”单元以及与BMW合作的先锋创作单元也逐渐各具鲜明风格并形成了品牌和电影合作下,文化商业的良性循环。


其中,CHANEL致力于关注多元女性形象,为华语电影生态定格“她”的一帧。“帧”,是电影胶片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一帧即是一幅画面,画面是所有故事的起源。


自“FIRST FRAME第一帧”单元从2021年开始,也历经了从主竞赛入围影片中选拔到从主竞赛初选阶段选拔的变化过程,同时还加入了短片的部分。根据官方统计,历经三年沉淀,累计137部长片与656部短片,793位创作者进入FIRST FRAME观察视野,共30部作品携“她们的故事”抵达FIRST FRAME银幕之上。


如学术推介人戴锦华所言:“三年来,我看到了FIRST FRAME的作品在艺术成长、女性意识、女导演比例,和所覆盖的社会宽度的大幅成长。”


由香奈儿联合FIRST青年电影展设立的

“FIRST FRAME第一帧”


前几年,有不少报道曾采访当地人,除了关注顶级流量的明星艺人会来西宁,对于影展的了解并不多,但是这几年也有不少变化,影展带给当地人更多的精神文化滋养。比如今年在一位本地影迷的采访中,她表示:“感觉比起以往的FIRST电影展来说,今年的FIRST让她眼前一亮,前两天刚从外地回来的她明显发现此次电影展的宣传程度相比以往来说提高了不少,在高铁站口贴上了宣传海报,最大的感受就是来青海的影迷相比以往来得更多了。FIRST电影展就像是把电影文化带进了青海,让青海充满了时代的活力更加的年轻化了。电影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电影文化,她希望创作者能够保持自己的热情,更多的关注生活,创作出能够反映时代气息的电影,也希望FIRST电影展能够接过电影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引领电影进入一个新次元。”


无疑,First青年电影展对西宁的文化商业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让西宁从电影荒漠成为电影人聚集的先锋文化地标,电影人士的聚集必定会鼓励当地电影制作团队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其次,西宁作为电影展的举办地,每年的曝光度和媒体关注度会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影迷和文化艺术爱好者来此。而First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将会吸引全球的品牌来到这里进行文化商业活动。


FIRST的征片报告的最后一句话是,“无论如何,西宁高地依然是电影人的家园,无名者的应许之地,当盛夏的太阳移动到北回归线的最高点时,电影的精神肖像将准时到达。” 而西宁也将会在成为“文化乌托邦”的路上,构成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复利。  


内容策划 华意明天时尚内容中心
撰文  
温筠

编辑  Li Jun

图片来源 网络、品牌提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时尚商业洞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